王志濤培訓課程
TTT課程---培訓師技能提升

適合學員:高層領導 中層領導
適合行業:不限行業
關注度: 212
既有實用技能方法,也有背后的原理,讓學員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。
更多的是啟發式,教練式,來引導學員自己思考、反思,最后老師提煉概括,學員主動學習,印象深刻。
不僅講實用方法,重點培養學員的正確的思維方式,這樣讓學員學到“根”
課程背景
1.1 課程背景
■關于學習:心理學所定義的學習是由個體與外部環境的互動所導致的行為、能力或心理的持久變化。學習是發生在大腦當中的——以每個人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,通過與外部的新刺激、新信息的雙向互動,來形成、充實或調整自己的已有知識經驗的過程。不管是行為上的還是心理上的變化,學習的本質是為了改變。如果我們去讀了MBA(工商管理碩士)上了全部課程,可回到工作中,我們的思考方式、做事的方式、管理的方式完全沒有改變,那么我們的學習就沒有發生。北宋大儒、有“二程”之稱的程頤曾說讀《論語》,“未讀時是此等人,讀了后又只是此等人,便是不曾讀?!碑敻淖儧]有發生,那就是學習沒有真正地發生。學習的根本定義是改變自己,改變自己對過往經歷經驗的解讀方式,產生新的思維或行為。
■關于教學模式:美國著名教育家和培訓顧問布魯斯·喬伊斯(Bruce Joyce)認為,教學模式就是學習模式,因為真正的教學在于教學習者如何學習。好的教學模式一定是“教”和“學”雙向的成功??茖W而系統的教學模式,使老師能夠輕松做到:目標更明確(知道要做什么)、內驅力更強(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)、程序更清晰(知道應怎樣去做)以及靈活性更強(知道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該做什么具體調整),簡言之,教學模式是把教學的科學性、藝術性和技術性完整的統一起來。
朱熹曾言:“事必有法,然后可成。師舍是則無以教,弟子舍是則無以學?!蹦軌虼竺娣e提高教學質量,亦提供廣大老師在專業上迅速成長的蹊徑,就存在于“教學模式”之中,中小學及成年人的教學概莫能外。莊子講的庖丁解牛的故事也說明,如果掌握了事物的門道,就“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”。反之,則事倍功半,損刀還費事。
■著名教學設計專家列夫·蘭達(Lev N. Landa)指出,教學模式是“使以前天才能夠做到的事一般人也能去做”??茖W而系統的教學模式,使老師能夠輕松做到:目標更明確(知道要做什么)、內驅力更強(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)、程序更清晰(知道應怎樣去做)以及靈活性更強(知道在什么樣的情況下該做什么具體調整),簡言之,教學模式是把教學的科學性、藝術性和技術性統一起來。
■實踐亦證明,有套路的行為才是可以復制的行為,有體系的知識才可以更好的傳承。在教學中,形成類似模式、結構、定式、框架、套路、體系等等這樣的知識是教學的關鍵。曾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的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(Jerome Seymour Bruner)曾指出:“學習的實質是一個人把同類事物聯系起來,并把它們組織成賦予它們意義的結構。學習就是認知結構的組織和重新組織。知識的學習就是在學生的頭腦中形成各學科知識的知識結構?!倍鴰缀跛械哪J?、結構、定式、框架、套路、體系其本質都是知識高度壓縮的結果,學會了這些才能更容易內化為一個人的技能。學習者組織知識的方式會影響其學習和運用知識的方式。好的教學模式即使如此,不僅能夠準確、生動、有效地傳授理論和知識,而且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。
■達爾文說,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。本課程所應用的先進教學模式正是如此,它不僅提供了一整套基于認知心理規律的教學方式,還模塊化地提供了相應的一系列的教學方法、工具和技巧。教學模式不僅僅是一系列教學方法、工具和技巧的簡單羅列及疊加,而更是符合人的認知規律,是一個具有因果性、層次性、多樣性、綜合性的完整系統。教學模式貫通了教學之“道、法、術、器”,能讓講師、培訓師在具體的實戰操作中大處著眼,小處入手。
培訓對象
● 課程適合:企業內有一定授課經驗,需進行授課能力提升的專兼職講師、培訓管理人員、管理者、各級管理者。
課程收獲
1.2 課程目標: 學習完本課程后,您將能夠:
●運用系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,并根據自己的課堂教學實際進行調適性應用教學模式;
●親身體驗符合認知規律的課堂教學才能讓學生“學會”;
●靈活運用課堂教學的核心四大技能;
●根據具體目標對自己的課堂教學進行設計;
●利用四大技能框架快速收集素材設計課堂教學。
培訓方式
● 課程形式: 講授+案例分析+工作坊+模擬體驗 ● 授課時長:2天
● 課程形式: 講授+案例分析+工作坊
課程大綱
第一天
課程大綱及內容安排
09:00 ~ 09:10
■課程互動開場:破冰及初步體驗 Ice Breaking
▲說明:用有趣的體驗活動來幫助大家熱身,并讓每個學員集中到課程的主題及目標上,進入課程的學習中。
09:10 ~ 12:00
■第一單元:以科學而系統取勝的課堂教學
▲一直以來,課堂教學的成功,比拼的是卓越的老師與優秀的學生——是因為老師教的好,學生天資高朗,洞察力過人。但其實,取得大面積穩定可靠的、長期的課堂成效是系統設計教學所導致的。
大面積的教學成功是因為采用了科學而系統的教學模式,科學而系統的教學模式勝于優秀的師資與卓越的學生。朱熹曾言:“事必有法,然后可成。師舍是則無以教,弟子舍是則無以學?!?。
?課堂教學三段式結構:導入、展開、結束
?【互動】以終為始——如何進行有效的導入?
?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:新穎有趣的課程導入方法
?如何展開:課堂上的3S:Science理性與邏輯;Story想象力與文化,Spirit感覺與創造性
?課堂教學過程需符合人的認知規律
?學習公式:學習=博學+審問+慎思+明辨+篤行
?如何構建三有課堂:有料、有效、有趣
?教學,應該是教學生“學”
?如何做到“老師教得好,學生愿意學”
12:00 ~ 14:00 午餐、午休
14:00 ~ 17:20
■第二單元:課堂教學的展開——有料、有效、有趣
▲本課程第一單元提到:用“三有”衡量一堂課最恰當不過,即有料、有效、有趣。其中有效是指有好的講課方法,講課是經過精心策劃的。專業主義下的完整的講授應包括導入、展開、結束三部分,其中,“導入”是課堂教學的起點,“展開”是課堂教學的核心,“結束”是課堂教學的終點。高水平的課堂教學,其內容組織和授課方式一定是講授者精心“策劃”的,有經典、有創新;有鋪墊,有高潮;有正兒八經,有趣味橫生。
有效設計教學可以讓課堂達到3E性能“Effective,Efficient,Engaging” (by David Merrill),即學習效果好、效率高、學習者參與學習的熱忱及主動性強。
?學習的本質:大腦對信息的感知、處理與加工過程
?如何根據大腦的特點有效組織課堂教學?
?讓學員能夠學得進去的四大核心教學技能:議、講、練、評
?【互動】老師應如何有效組織課堂上的研討?
?【體驗】科學組織課堂研討的方法
?如何根據教學內容及學員特點來組織研討?
?【練習】無所不能的研討設計框架:4F
?引發積極參與課堂研討的五大技巧
?更多的適用情境:課堂研討的復雜設計
17:20 ~ 17:30
?當天課程總結&結束
第二天課程大綱及內容安排
09:00 ~ 09:10
■動力活動:喚醒與回顧
▲說明:用充滿活力的活動來幫助大家進入學習狀態并回顧第一天課程,進入今天的課程的學習中。
09:10 ~ 12:00
■第三單元:如何專業主義的“講”
▲高水平的語言講述能夠最大化的激發聽者大腦神經網絡呈活躍狀態。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發現,講述的語言中所包含的行為動作、視覺、聽覺、感覺,它們相互作用、互為補充,最終激發受眾進行內在的意義關聯、視覺想象、邏輯推理、演繹思辨,從而豐富了受眾的內在感官,“內在感官”整體地運作,彼些合作無間,最終形成了聽者豐富的內在世界
?應該講什么:深度與高度的結合&講案例與講理論
?應該怎么講:常用的經典表達結構
?深入到心理學和腦科學去理解講授:友善用腦(Brain Friendly)
?走腦更走心的“講”:講授的精心策劃
?想要學會還得及時“練”: 不可或缺的練習
?區分KSA(知識,技能,態度):四大種經典練習方法
?練習的本質:讓大腦內部建立更廣泛和更牢固的神經環路
12:00 ~ 14:00午餐、午休
14:00 ~ 17:00
■第四單元:老師 如何用點評給人力量
▲當學生在大班內公開展示他們“練習”或“討論”的階段性成果時,老師考察他們展示出的階段性成果并對其內容進行延伸、回應與點評;彌補在講授新知時的不充分,在此象限進行補刀;在班級內公開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、疑問及疑惑。老師的回答應當視角開闊,格局高遠。
?【案例】基于心理學的回應和點評之整體套路
?回應點評VS暗示教學(Suggestopedia Teaching)
?補刀與精講:講方法、講規律、講框架、講思路,揭示本質
?【練習】接納式表述的“我~信息”模式(by Thomas Gordon)
?進行積極的轉化的關鍵:如何利用經典的教練式語言
?【案例】他是如何回答這個棘手的問題的
?促進行動的方法:LABB模板&開發自己的模板
?課堂如何結束:余音繞梁的結束方法
17:00 ~ 17:30
?"aha!" moments &課程大總結
注:課程內容可能會以當天課程的實際實施進度而進行調整。
王志濤簡介
講師文章
- 以終為始:學生眼中的好老師與好課
2021-08-22 - 課程講授應注意“認知負荷”
2021-08-22 - 教學設計從“如何教”轉向“如何學”
2021-08-22